校友感言

于2017 年以农业工程师的身份毕业后,我意识到了金融界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,于是决定专注于可持续金融行业,并坚信可持续金融能够在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。我认为,KEDGE可持续金融硕士项目是这个领域最好的专业化课程。除了在金融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外,学校还会邀请大量可持续金融专业人士开展专业讲座,让我对这个行业的利害关系和问题有了具体而务实的看法,并极大地促进了专业整合。

在创业项目中将“领导力”作为课程的目标,是受到上海交大-KEDGE国际MBA学习中“领导力”课程的启发。我希望帆船领导力能像青少年版的MBA,教授的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培养,更是鼓励学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力、决策力,将这些素养利用起来,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、领导者,最终培养孩子成为未来世界的公民领袖。

MBA的学习不仅让我对领导力和团队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,也激发了我对工作和团队进行全面改进的决心。同时,MBA也帮助我养成了善于发现、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,教会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重要的、最有价值的事。在就读期间,我还加入了学校的马赛马拉俱乐部。对于我来说,马拉松不止是一种运动,它还是一种结交同道中人的方法,一种对身心的极致磨炼,一次与自我的深度对谈。我非常感谢MBA学习中遇到的这一群跑友,正是在他们的陪伴下,自己才迈开了步伐,遇到了“更好的自己”。

在就读MBA时,我就开始关注“消费升级”的问题。作为国内较早接触欧美消费市场的人士,我深感当地服务中产阶层的供给特别多,消费者所能享受的性价比比国内市场高太多。随着后期学习的深入,我将这一思考逐渐上升到定义概念的高度,即发现真正的消费升级应该是“性价比的极致化”,而不是让消费者花更多的钱。所以,经过2年系统的商业管理学习,从MBA项目毕业的同年年底,我投资了一个新项目,专注为高端商务客户提供西装定制服务,旨在向消费者提供符合该价位的更好的品质和服务,将“性价比”极致化提升,做到我眼中真正的消费升级。

MBA课程涉及到管理学的方方面面,帮助我打破本位思考,培养了从各个环节、整体全局出发的思考习惯。其次,项目给出的案例很丰富,让我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最新案例,后期可以直接运用到工作中,可操作性很强。另外,在和来自不同文化及行业的同学的交流中,我也学会了很多沟通软性技巧,懂得如何掌握主动权,频繁的个人演讲也克服了自己不善在人前展示的弱项。从这个项目毕业后,我也顺利完成了职业转型。

MBA的学习经历让我收获了“KFC”:K‒Knowledge 知识,F‒Friendship人脉,C‒Capital 价值。从理论角度,MBA学员能学到非常实用的理论知识,全面覆盖整个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。关系网络上,MBA每月上课三天,通过课堂讨论、课后小组作业等,跟同学们的联系非常紧密。此外,通过参与KEDGE的各类校友活动及校友俱乐部,接触来自全世界、各行各业的校友和教授,建立起自己的人脉,了解不同行业的最新趋势。价值层面,通过领导力等课程,MBA 能帮助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,尤其是跨文化沟通软技能。IBS(即International Business Seminar)模块,更是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和格局。

MBA是一个弥补知识结构性短缺的平台,专业的课程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,而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行业的学员交流则能引导自己走出职业局限,拥有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更宽广的视野。此外,也正是MBA的学习让我摆脱了单纯以“业绩导向作为衡量一切”的思维的束缚,建立起全局观,而其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(CSR) 和供应链管理相关课程更是让我对现代商业有了新的认识。

MBA的体验很棒。它能让你重回课堂,结识很多有趣的灵魂。他们来自不同行业,很真实,很可爱,会给你带来新的想法和视角。而且大家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,在这样综合性的学习里,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擅长的课程,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同时,可以用最高效的方式弥补不足。

MBA课程教授的最先进的国际管理知识,可以帮助我科学客观地给企业做“诊断”,用方法论来制定战略。再者,学员有很多来自医疗行业,尤其是西药行业领导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。与他们共同学习交流,可以让自己更好地了解西药企业的管理模式,特别是对员工的培训。此外,项目全英文授课,大幅提升了我的英文水平。在美国的国际游学中,和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学员,一同参访了如美国智库(奥巴马智囊团)、外贸局等官方机构,让自己更加了解国外的文化和思维方式,有效加快了永家合与美国花旗参农业总会的合作进程。

在比利时百耐工作,我要经常和欧洲的高层沟通,选择拥有法国渊源的国际MBA,将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欧洲人的思维方式、商业逻辑。另外,公司高层在知名度和课程水准方面,也给予了法国凯致商学院很高的评价。通过MBA的学习,我掌握了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,变得更有条理,能从全局出发。最重要的是,我的心态更加开放,因为MBA让我明白精英在一起,难免针锋相对,有碰撞才有创新。MBA欢迎挑战,它不能让所有人都满足,但是能让所有人发出自己的声音。